郧阳区大柳乡初级中学教师范全保,32年坚守教学一线,三尺讲台前兢兢业业、积极进取,总是把更多、更新的知识带到课堂,只为让学生有更好的未来。
范全保担任班主任工作30年,坚持做到每天早起晚寝,和学生在一起,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将自己的德、识、才、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范全保总是以高尚的师德,完美的人格,良好的形象感染教育学生,把真情奉献给学生。农村的孩子家境贫困,时常会有些孩子面临辍学。为了留住学生,不让孩子失学,范全保踏遍了大柳乡的每一个村落,他膝盖上的疤痕是最好的见证。他不会忘记,一个雪天他和朱老师一同到左溪寺村杜某军家去家访,徒步二十多里来到杜某军家,家长看到身上满是雪与泥的他们,感动得直落泪,当即表示,再苦也要将孩子送上学。在与家长的交谈中范老师也更深入地了解了杜某军的家庭状况,看着杜某军双目失明的父亲,范老师忍住泪安慰道:“孩子的学费你不用操心,我来想办法。”那天,他和朱老师夜里九点多摸黑返回了学校。夜里,范老师翻来覆去睡不着:小军的学费自己掏,可生活费怎么办呢?想来想去,他决定试一试向媒体求助。第二天,他把杜某军的家境与刻苦读书的事迹,投注于新闻媒体,很快得到好心人的资助。像小军一样,“三包学生江某海”、小金宝、潘某亮等等都因家境贫困、勤奋苦读的事迹见于媒体,引来了爱心人士的资助,完成了初中学业,有的还一直资助到大学毕业。三十多年来,他所带的班级没有流失过一名学生。
无言之教,润物无声。在学生管理上,范全保认为要让学生动起来做起来,就需要自己以身作则,干出个样子来,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于是经常同学生一起冲洗厕所、整理内务......渐渐地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越做越好。
为了架起和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增加对班情、学情的了解,范全保创造性地利用字条和学生交流,减少面对面的紧张和尴尬,多了一份从容不迫的真诚和坦率。学生有话愿意说,愿意分享班级的美好,大家共同探讨班级存在的问题。他将这一班级管理方法,写成《我给学生写字条》一文在《教师报》公开发表,给班主任管理和学生交流提供了借鉴经验。
在班级管理中,范全保还经常关注身边其他班主任的做法,跟他们一起探讨班级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对班主任管理中的无效做法,他总是给予耐心地指导。他了解到,有个班主任采用让学生写“说明书”(检讨)贴到教室里,其中有个学生贴了三、四张“说明书”,可见这样“亮丑”没起到效果;还有班主任运用疏远排挤的方法来“激励”调皮学生改正错误。他及时与他们进行了交流,并写成《让学生亮丑不可取》、《老师,请别疏远调皮学生》、《学生自主管理的具体做法及效果浅析》等多篇班主任工作点滴在《教师报》、《教育时报》等媒体上发表。
情系学生,倾心付出。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范全保看到山村的孩子们除了几本教科书外,没有一本课外书籍。作文几乎土话连篇,像记流水账。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他自费为学生订了作文书、学习报等让学生阅读学习。同时交给孩子阅读学习的方法,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范老师就是这样用真诚、真情、真心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他把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名学生身上,增强学生的信心。
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范全保坚守本心,以学生为己任,他主讲的优质课、作业设计等获区级一等奖。荣获市、区优秀教师等荣誉。范全保说,“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自己将尽最大的努力奉献教育,无悔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