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区新区小学语文教师陈慧,从教28年来,用爱作教鞭,默默诠释着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初心。
辛勤耕耘育桃李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陈慧老师致力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每次接手新班级后,陈老师前两个月每天坚持到清洁区指导孩子们清扫垃圾;每周必定和孩子们一起打扫教室卫生,从擦拭课桌椅、窗台,整理图书角、讲桌,到拖洗室内外地面,几乎手把手地教。她还培养孩子们不吃零食、讲究个人卫生的习惯,在陈老师所带的班级,你永远闻不到孩子们吃零食的味道,闻不到孩子们身上的酸臭味。多年来,她所带的班级教室及卫生区一直是学校最洁净的。
语文书上,她密密麻麻记满了每个知识点。语文课上,她努力保持最佳的状态,全身心投入,课后认真批改作业正视不足。无论上下课,她随时随地指导学生学习,尤其是学困生。为了增强孩子们的竞争意识,陈老师还自己掏腰包给孩子们买奖品,只要学生平时表现好、进步大,就奖励。
作为班主任,她更注重学生德育教育。除每周坚持召开班(队)会外,还积极组织学生学习党史,了解先进人物事迹,和学生一起办手抄报、唱红歌、参加公益劳动;帮助孩子们整理争章图片、填写登记表、完善争章资料。在前不久学校组织的“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中,该班20名学生获得一星章,5名学生获得二星章,该班因此获得学校首个“二星级集体”荣誉称号。近两年来,该班有5名学生被评为区级以上“新时代好少年”、“模范班干部”。
精心呵护每一个学生
作为老师兼家长的她,常告诫自己:想让别的老师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就要考虑怎样去对待别的学生。每当班上的学生出现状况的时候,她就反复地问自己:“如果我是这个孩子的家长,此时此刻,我更希望老师如何对待我的孩子?”班上有位女生小黄在缴纳课后服务费时,她的爸爸拒不交钱,并且在班级群里说老师是吸血鬼,一心想着赚学生的钱。后来,陈老师反复跟他讲政策、做工作,他才极不情愿地把钱交了。当时,陈老师既气愤又委屈。其他学生知道了这件事后,就私下里数落小黄。这个平时乖巧、懂事的女孩顿时消沉极了,坐在角落里低头独自落泪。陈老师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赶紧调整情绪,私下里找来小黄,先跟她理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孩子也明白是她父亲做得不对,陈老师就说:“你是你,老师不会把你爸的错算到你的头上。不信,你可以监督我。”又告诫班上学生要与人为善。接下来,她一直在言行上慎重对待小黄,比平日付出更多的关爱。渐渐地,这件事平息了下来,小黄也很快走出了阴影。
陈慧时刻把学生的困难放在心间。班上小尚和小曹两位同学是单亲加留守学生,两个孩子的遭遇相似:家庭条件差,没妈妈,父亲常年外出打工,都与年迈的爷爷相伴,学习成绩不好,行为习惯差。陈老师了解了两位孩子情况后,时刻把他们放在心间,把他们座位靠前,指定优生相帮,作业先检查,经常询问孩子一日三餐……时常为饿肚子的小尚买面包、鸡蛋、牛奶等食物,为家庭拮据而冬天穿着单薄的小曹送去衣物。还不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一有时间就与他们聊天、谈心。
爱学生胜过爱自己
家里88岁的婆母、身患重病的丈夫、上小学的孩子都要靠陈老师照顾,她自己也有近十年的慢性病史,经常头晕、乏力,加上双腿静脉曲张,只要连续站两节课,脚就会肿,膝盖疼到下楼梯都困难。上学期由于病情没有控制好,这些症状尤其明显,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习,她硬是撑到放寒假的第二天才去医院。丈夫心痛她说“干工作简直不要命了”。只有她自己清楚,没有什么能替代学生在她心中的份量。
本学期初,班上的小董同学不小心弄伤了同桌的眼睛,陈老师赶紧送受伤孩子上医院,途中又联系双方家长,处理好伤情已是傍晚7点。还没顾上松口气,小董妈妈打电话哭着说因为吵了孩子几句,孩子离家出去了,在附近找了很长时间就是没发现孩子踪影。陈老师听了,扔下正写作业的儿子,拿上手机就跑出家门与这位家长汇合,一起到汉江河畔、广场、附近街道寻找,又打电话询问班上学生。直到十点多钟,才有这个孩子的消息。等见到孩子,再把娘俩送回家时,已是晚上11点。
“教育是个良心活儿,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我就会全身心去投入,汗水浇灌,静待开花。”陈慧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