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郧阳区城关镇翻山堰村,湖北鲲鹏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忙着投喂鱼食。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属于高密度养殖,对土地、水资源的占用率低,优势明显。”公司法定代表人黄永硕介绍道,循环水系统里的水始终是“活水”,经物理过滤、生物过滤、消毒杀菌以及增氧调温等一系列处理后,养殖用水的循环利用率能超90%,而少量的废水在经末端“三池两坝”处理后,还可用于周边农田的灌溉,相比传统养殖方式,节水率达80%以上。
郧阳区水产服务中心主任熊秀兰介绍,目前当地3家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企业已全部投产,这些企业配套了智能化循环水系统及物联网监测平台,能精准调控水温、溶氧、pH值和投喂量。未来将实现全年高效生产,打破传统渔业“靠天吃饭”的局限,保障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确保渔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渔业领域探索绿色转型的同时,郧阳区更立足山区库区实际,在全域农业发展中锚定绿色坐标。近年来,该区果断放弃会污染环境、产值达百亿的黄姜产业,转而培育能涵养水源、生态价值更高的油橄榄产业;引导农民改变延续百年的龙须草种植习惯,改种“不与良田抢地、不与土地争肥”的香菇;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主动拆除养鱼网箱,发展以生态养殖为主的现代设施渔业。
发展油橄榄、香菇产业以及现代设施渔业,只是郧阳区聚力绿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该区坚持绿色导向,持续扩绿量、守绿线、增绿效,在发展循环农业方面不断发力,促进绿色农业提质增效。
近日,郧阳区湖北绿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标准化试点项目,成功入选省市场监管局2025年度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
绿道农业总经理苏刚介绍,公司每年可再利用2300吨香菇废弃菌棒,将其与禽畜粪便混拌后,添加生物菌剂发酵,进而生产有机肥。平均每2.5吨有机废弃物产出1吨有机肥,一亩地使用400公斤有机肥,可减少化肥用量30%。
近年来,为科学处理种植养殖业产生的有机废弃物,该区按“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思路,成立郧阳区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联盟,对畜禽粪污、废弃菌棒、秸秆等进行回收,将其加工成土地所需的“营养品”,让绿色循环农业的链条更加完善。
截至目前,郧阳区已建成有机废弃物处理厂4个、大中型沼气项目39个,每年可处理有机废弃物134万吨,全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2.97%。同时,通过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该区每亩地每年的化肥用量减少1.93公斤,累计改良土壤面积达50余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