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湖北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选树全省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好支部” 担当作为(为民服务)“好支书”的通报》,郧阳区茶店镇蔡家岭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唐海获评全省担当作为“好支书”。
2015年,唐海放弃稳定工作,回到蔡家岭村担任村干部,他始终秉持“情系家乡、心系百姓、倾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十年如一日扎根故乡热土,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全体党员群众,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将蔡家岭村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平安和谐幸福村、乡村振兴样板村、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党建领航聚合力,筑牢乡村发展根基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唐海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首要职责,坚持以提升支部组织力、行动力为重点,不断夯实干事创业的基础。建强堡垒,凝心聚力。他坚持用理论武装头脑,始终秉持“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完整制度流程,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活动,组织村干部、党员群众“集中讲堂深入学、流动课堂灵活学、一线课堂实践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使全村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实干担当的精气神不断提升。为民服务,优化治理。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组建了政策宣传、矛盾调解、守水护水等多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引导112名党员在村级事务中“亮身份、作表率”,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治理格局。党员骨干在村级事务决策、项目建设和矛盾调解一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示范引领,助推发展。全村党员群众聚力服务市、区重点项目建设50余个,保障了各项工程顺利推进,也使村党组织真正成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固阵地。
多措并举兴产业,拓宽强村富民渠道
立足蔡家岭村地处城郊、毗邻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唐海敏锐把握发展机遇,大胆探索多元化产业发展路径,千方百计盘活资源,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创新模式,拓宽就业渠道。针对村里留守妇女、中年劳动力等群体的就业需求,他牵头创办了郧阳区首家“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主动对接毗邻的工业园区内300多家企业,精准掌握用工需求,建立劳动力资源台账,开展定向技能培训,成功让数百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高质量就业,既解决了企业“招工难”,又解决了村民“就业难”,增加了村民工资性收入,该模式成为全区推广的典范。多元发展,打造产业矩阵。他不满足于单一产业,率先在村级层面探索创办实体公司,增强“造血”功能。牵头成立村级保洁公司、物业公司,承担辖区及周边区域保洁、垃圾清运、安置小区专业化管理;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优质食用菌、果蔬、红薯、黄酒和土蜂蜜等特色产业,形成了长短结合、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盘活资产,激发商业活力。蔡家岭村辖区内建有多个安置小区,配套有大量门面商铺。唐海带领村“两委”班子积极谋划,通过改善周边环境、优化招商策略、提供精准服务等方式,大力盘活这些商业资产。截至目前,已成功引进150余家各类商户入驻,涵盖了日用百货、餐饮服务、维修加工等多种业态,不仅繁荣了当地商业,方便了群众生活,更为村集体带来了稳定的租金收入。年经营性收入从过去的薄弱状态跃升至50万元,有力地支撑了村级各项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民生福祉暖人心,绘就宜居乡村画卷
唐海始终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他将壮大集体经济获得的收益反哺于民生改善,持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他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并整合村级自有资金,大力改善村内基础设施。申请资金增建了占地8000平方米的健身中心,配备了齐全的健身器材,为村民提供了优良的文体活动场所。以天马大道为中心,改扩建长岭水厂路口至邓湾码头、天马大道互通至13组通组公路共计3公里。积极响应绿色发展趋势,在村内公共区域和安置小区安装新能源充电桩50个,方便了群众绿色出行。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创建了3个垃圾分类示范组,推行垃圾分类处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聚焦“一老一小”,健全服务体系。针对农村老龄化问题,他多方联系协调,成功引进了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探索解决了农村养老难题。为保障全村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他积极多方筹措资金,在年终对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补贴,兑付资金共计14600元;主导设立村级“奖励金”,对本村高考成绩优异学子给予奖励,兑付资金共计79000元。扛起政治责任,筑牢护水防线。作为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的一名村书记,唐海深知守水护水责任重大。他亲自担任村级河长、库长,定期带队巡查辖区内河道、库岸线,清理漂浮物、垃圾。全村组建4支守水护水志愿者服务队,将280名志愿者分配至各片区单元,实行定人定段定岗和立牌公示,累计开展巡河护水活动千余次,清理各类垃圾数十吨,全力守护辖区水质安全。
一审:黄倩倩
二审:何虎啸
三审:王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