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郧阳区将建设100个AED急救站纳入2025年民生实事。郧阳区卫健局联合区红十字会等部门高质量推进AED急救站建设,加快形成覆盖重点区域的急救安全网,提升医疗应急响应效能。
近日,郧阳国际酒店一楼大厅,技术人员正在安装调试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设备。安装后,酒店员工观摩学习并接受操作指导,将成为该设备的守护者和第一响应人。
郧阳区结合区域实际,科学规划AED设备布局,制定详细实施方案,选址重点考虑人流量和应急需求。所有设备均接入区急救指挥平台,实现联网管理,预计9月底前全部投入使用,将大幅缩短急救响应时间。
郧阳区卫健局医共体信息管理中心负责人李甲介绍,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100个AED急救站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优先覆盖交通枢纽、各大中小学、大型商超等关键区域,确保设备安装在最易发生意外、人流量最大的公众场合。目前,已完成83个点位设备安装。通过精准布点和智能调度,致力构建城乡5分钟急救圈,有效提升心源性猝死的现场救援效率。
为保障AED设备“能用、会用、敢用”,区卫健局联合区红十字会同步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普及心肺复苏和AED使用方法,提升公众认知度,使非专业人员也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施救,为患者争取“黄金4分钟”,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前提供有效处置。市民 张先生告诉记者,参加这个培训后,感觉设备操作容易上手,在关键的时候能起到救命的作用。
区红十字会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AED培训有效降低急救门槛,弥补传统急救体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切实提升城市急救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对水平,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郧阳区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辉表示,按照应急救护知识进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学校、军营、家庭的七进要求,今年以来,区红十字会共开展应急救护培训17期。取得初级救护员证1026人。通过知识普及和培训,提高广大市民自救互救意识,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为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筑牢安全屏障。
为确保AED设备长期有效运行,郧阳区积极构建“卫健主导、属地管理、社会监督”的运维体系,依托全区急救指挥系统,实现所有设备统一管理,具备一键查找、导航、呼救及志愿者响应等功能,保障设备随时处于可用状态。下一步,郧阳区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优化AED配置与服务体系建设,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急救保障。
一审:黄倩倩
二审:何虎啸
三审:王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