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有哪些可食野生菌?
毒菌如何辨别?
中毒后该怎么办?
去哪儿买“靠谱菌”?
十堰晚报记者请来专家
为各位吃家儿整理出一份
野生菌安全食用指南
十堰市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鄂西综合试验站成员蔡婧介绍,十堰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森林覆盖率高、气候湿润,是野生菌生长的“天然温床”。目前全市已发现可食用野生菌100余种,鸡油菌、松乳菇、牛肝菌、奶浆菌、鸡枞菌等在多地均有分布。
鸡油菌的颜色鲜黄色如鸡油,呈喇叭状,自带独特杏香,多生长于阔叶林中;
鸡油菌。
松乳菇又称松树菌,菌盖为橙红色,受伤后变绿,是十堰人喜爱的野生食用菌之一;
牛肝菌菌盖肥厚,菌褶看起来像海绵一样,菌柄粗壮,受伤不变色;
奶浆菌受伤后溢出大量白色乳汁,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生熟皆可食用;
鸡枞菌菌盖中央有乳头状突起,盖面往往呈辐射状撕裂,菌肉肥嫩。
十堰野外生长的红汁乳菇。
蔡婧提醒,我国野生毒蘑菇超500种,其中不少与可食菌长得像“双胞胎”,即便专业人员也需仪器检测,普通人“看颜色、辨形状”根本不靠谱。
比如,毒红菇与可食用的红菇外形相似,误食后几小时就可能危及生命;近江粉褶蕈和间型鸡枞菌的生长环境、形态极像,误食会引发剧烈呕吐、腹泻。
在汉江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标本馆里,展示了一张“十堰地区常见毒蘑菇(第一版)”。
蘑菇跟大蒜、大米、银器、瓷片等一起煮,颜色变黑说明有毒,没变颜色就无毒。
错误!一些剧毒蘑菇跟大蒜、大米一起煮,大蒜、大米的颜色并不会变黑。
生虫、生蛆的蘑菇没有毒。
错误!很多昆虫、动物对毒素的吸收和作用与人是不一样的。剧毒的鹅膏菌成熟烂掉后很容易生虫,生蛆。甚至剧毒的鹅膏菌经口服喂养小白鼠,小鼠都不会死。
受伤变色或者有分泌物的蘑菇有毒。
错误!受伤变色或者有乳汁流出,是很多科属例如牛肝菌科、红菇科的一个特征,实际上,牛肝菌科和红菇科的很多种类是可以食用的,因此,不能凭受伤变色或者有分泌物来判断蘑菇是否有毒。
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
错误!蘑菇的有毒无毒与生长环境没有关系,因为有毒蘑菇与其他蘑菇生长的环境是一样的。
若食用菌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或幻视,要第一时间就医,且要明确告知医生“吃了菌菇”,切勿自行催吐或乱用药。更关键的是保留菌菇样本或照片,如果是自己采摘的菌菇,要留部分样本;如果是在外食用的,要拍摄清晰照片,帮助医生快速判断种类、针对性用药,大幅提高救治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