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新农人|朱进安:猕猴桃园种出“致富果”

10-21 15:08   郧阳区融媒体中心   张越

郧阳区白浪镇会沟村新农人朱进安,返乡发展猕猴桃产业不仅让特色产业在村里扎根结果,还带动百余户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走出一条充满希望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日前,记者走进白浪镇会沟村猕猴桃种植基地,藤架下,一颗颗饱满的猕猴桃簇拥着挂满枝头,朱进安和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果实。朱进安介绍,今年已经卖了3万多斤猕猴桃,收入10余万元。预计园子里的猕猴桃还可以再卖15万斤,总体收入55万元。

朱进安原本在陕西西安从事建筑行业,事业有成。但每次回乡,看到村民外出务工、村里土地撂荒,他的心里总不是滋味。2017年,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市场前景的看好,朱进安毅然返乡创业,流转80亩土地,开始种植猕猴桃。朱进安介绍,2017年朋友介绍猕猴桃产业价格还怪好,确定回家乡发展猕猴桃,也给家乡不能出门的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找点小活干,增加点收入。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缺乏管理和种植经验,产业一度面临亏损。直到去年12月,他与河南西峡技术能手罗贵昌合作,专业技术的注入让果园迎来“转机”。合伙人罗贵昌介绍,刚开始来的时候,他这个园子的枝条长得比较乱,过来之后把枝条修剪、绑枝都用正规技术弄好,改良之后,产量明显比以前增加了,果实品质各方面都好许多。

朱进安还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今年3月,他尝试“猕猴桃+中药材”的林下套种模式,在10亩果园下试种了天冬、白芨等药材,取得很好的效果。在白浪镇党委、政府支持下,如今, 朱进安的80亩猕猴桃园成了村里的“致富园”,有效带动了100多户村民实现就近务工。会沟村村民王巧焕告诉记者,自己两亩地流转一年挣1600块钱,加上在猕猴桃基地打工,一年可以挣将近2万元钱。

朱进安告诉记者,产业发展到现在,白浪镇党委、政府提供了很大支持,自己也很有信心。后续将加强科学管护,加大中药材套种面积,争取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老百姓就近务工增收。

一审:卜静

二审:何虎啸

三审:王郧


https://img.cjyun.org/a/10167/202510/640be88d18f8d96f9ebcfd6f0ea73f78.jpe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