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奶奶,是我小谢呀!您早饭刚吃完吧?今早是不是又煮了您爱吃的苞谷糁呀?今儿可不正是重阳节嘛,先祝您老人家节日安康!对了,明年的医保缴费开始了,我帮您登记一下?”10月29日上午,郧阳区城关镇兴郧路社区21网格的楼道里,传来工作者小谢熟悉的声音。随着防盗门“咔嗒”一声开启,老人脸上的笑容与屋内的暖意一同涌了出来——这温馨的一幕,正是社区深耕独居老人关爱服务的生动缩影。
在兴郧路社区21网格,王奶奶和另一位独居老人是小谢心中最牵挂的“家人”。为了让服务能够精准对接老人们的实际需求,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小谢特意为两位老人建立了“一人一档”专属关怀档案。王奶奶患有高血压,档案里不仅详细标注着每日用药剂量、复诊时间,还记录着老人日常的饮食偏好、作息规律等信息,为后续的精准服务提供了全面依据;另一位张爷爷腿脚不便,页面上清晰记录着每周需要采购的生活用品清单,就连老人偏爱软糯主食的饮食习惯也一并备注其中,仿佛是一份充满温情的“生活指南”。
这份档案的背后,是小谢日复一日的贴心守护。每周至少两次上门探访,小谢从不空手。有一次,她带着刚买的新鲜水果走进王奶奶家,笑着和老人唠起了家常:“王奶奶,今天社区里可热闹了,举办了老年文艺表演,好多老伙伴都去啦,您要是身体允许,下次咱们也去看看。”王奶奶拉着小谢的手,眼里满是欢喜:“好啊好啊,有你陪着我说说话,我这心里可敞亮啦。”更多时候,小谢就是坐下来陪老人唠唠家常,说说社区里的新鲜事,让寂静的屋子满是欢声笑语。遇到高龄年审、社保审核等政务服务,小谢更是全程代办,从信息采集到材料提交都一手包办,彻底解决老人“办事难”的困扰。
除了上门探访,“每日一通平安电话”是小谢雷打不动的习惯。“早上问声好,晚上道声安”,这简短的问候里满是牵挂。就在上个月,小谢像往常一样给王奶奶打电话,电话那头传来老人沙哑的声音,说有些咳嗽和乏力。小谢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挂了电话就带着体温计和感冒药赶过去。量完体温发现有低热,她立刻联系社区医院并通知老人远在外地的子女,全程陪着老人就诊、取药,直到子女远程确认老人情况稳定才离开。
“老人的需求无小事,只有把他们当自己的亲人,服务才能暖到心坎里。”小谢摩挲着手中的关怀档案,语气真挚。如今,在她的带动下,社区已有3名志愿者加入独居老人关爱队伍,形成“日常问候+定期探访+应急帮扶”的服务模式。这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情,如同一股暖流,正在兴郧路社区悄然流淌,不仅为更多独居老人筑牢了幸福晚年的“守护网”,也为社区的和谐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让爱与关怀在这片土地上不断传递、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