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月的低保金保障了这一家4口的基本生活,还有民政上的工作人员常常上门为他们服务,我们老两口也就安心了!”家住郧阳区城关镇中岭社区的何阿姨握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表示感谢。何阿姨一直为精神残疾的儿子一家生活无法自理困扰不已,低保金的上调和服务人员的到来让她大大地松了口气。今年以来,郧阳区民政局通过深入推进社会救助“六个促进”,建立“主动发现、精准救助、温暖服务”的民生工作体系,织密织牢民生保障安全网。
全面核查促应保尽保。今年二季度区民政局组织各乡镇通过入户走访、邻里调查、翻阅档案等方式,对辖区内所有社会救助对象进行全面核查,重点查是否存在“人情保”“关系保”、应保未保、应退未退、应救未救、资金发放不及时等问题。目前已对全区30210名社会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人口变化情况等进行了详细核实,对5694名特困供养人员信息再度完成核查。
抽核督导促精准救助。为强化复核成果应用,区民政局成立4个工作小组分批对全区20个乡镇的救助工作进行检查验收,随机抽查新增低保对象131户、公职人员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人员155户、老户复核完毕对象170户,重点对各乡镇的年度复核、“卡折代管”、救助档案整理、“单人户”专项整治、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等开展实地督导,排查发现突出问题,确保“精准救助”。
数据比对促主动发现。上半年,区民政局主动采集房产、车辆、税务、公积金、人员在职在编、干部近亲属、养老保险等部门信息数据进行比对,以此主动发现困难群众;接收并处置医保部门推送的因病致贫预警信息、农业农村部门推送的三类监测预警信息、残联部门推送的重度残疾人信息等,通过“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新增低保242户,纳入低收入动态监测范围31人,有效避免了“错保”“漏保”等现象的发生。
双承诺促诚实守信。建立双承诺制,由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和服务对象双承诺。所有被救助对象必须书面承诺所提供信息资料的真实性。村(社区)以及乡镇社会救助经办人员签订承诺书,不乱作为不慢作为,一视同仁对待每一名申请对象或服务对象,向推诿扯皮、吃拿卡要说“不〞。
公示公开促阳光救助。执行救助对象在村(社区)审批前按程序公示、审批后长期公示,同时每月在区政府政务公开网站公示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信息,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今年以来,共公示6次,累计公示数据136716余条,做到了“阳光救助”。
业务培训促能力提升。今年以来,区民政局先后10次组织20个乡镇工作人员,通过视频培训、集中培训、能力测试、制作工作指引等多种途径进行救助政策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基层经办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